京城内,跟杜晴若一样能拿到徐大人字帖的,还有另一位小孩,就是宫里的杨镇。

    自从徐先生那日离开,杨镇又恢复了那副不爱说话的模样,之前是他不会说,现在是不想说。宫女受徐驸马所托,每日都会给他读故事,但他总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,连小花园也不爱去了。

    临近荣帝寿辰,宫里开始热闹起来,为防节外生枝,杨镇再次被禁足,他偶尔会坐在墙边的秋千上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动静,最希望能听到徐先生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有一日,他听到外头有人喊:“殿下。”他还以为是叫他,便把眼睛贴着门缝去看,却看到这几个宫女追着一个与他一般大小的小孩,边跑边喊:“殿下,等等,等等奴婢。太子妃娘娘那边还在等着您呢。”

    那小孩听了,越跑越起劲,嘴里还叫着:“我不去,母妃只想着皇兄,才不理我。”宫女跟着跑了好长一段才拦住他,哄着把他抱走了,他还一路又打又闹地叫唤不停。

    杨镇此时还不知,这是他的二哥——杨锋。他们两人出生不过相隔三个月,境遇却天差地别。

    现在的他只是好奇,这小孩也宫里的人吗?他已经知道,只有皇室的人才会被称作“殿下”。他问起宫女外头是谁,谁知宫女一脸为难的模样,但是想着他最近难得说话,便回答:“那是二皇孙殿下。”再多的就不肯说了。

    二皇孙,也是皇祖母的孙子吗?为什么自己没听说过他?那是不是还有大皇孙?杨镇满腹疑问,但是看宫女一副惜字如金的样子,自觉没趣就不问她了。不知道徐先生什么时候回来,他可以为自己解答。

    想到徐先生,他又难过起来:不知道徐先生在做什么,还记不记得这里有个杨镇。

    寿宴当天,宫墙外又传来阵阵丝竹仙乐,还有宫人们往来匆匆的脚步声。然而外头的热闹与偏殿无关,杨镇坐在屋里看着徐先生留下来的书。有宫人提来食盒,里面的菜肴和糕点都比往常丰盛得多,宫女向他解释:“今日是皇上的寿辰,这是赐给殿下的餐食。”

    皇上?那就是他皇祖父了。他知道有这么一个人,那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,所有人都得听他的。可是他从来没见过皇祖父,这样想着,他又有点沮丧。

    不过既然今日是皇上的寿宴,那徐先生是不是明日就会出现了!思及于此,他的眼睛又亮起来。

    “这些天自己功课懈怠了。”他有些懊恼,若是徐先生考起来他怕是应对不了,因此决定今晚挑灯夜读。托了故事话本的福,他现在也学到不少成语。

    然而,第二日,徐先生没有出现,第三日第四日也没出现。在杨镇的心渐渐沉下来的时候,徐先生终于来了!

    他依旧是那幅谪仙般的模样。杨镇还不大能分清美丑,虽说围绕在他身边的宫女都是经过挑选,颇有姿色。不过他知道徐先生跟她们不一样,不是性别的原因,就是说不清道不明地吸引人的目光。后来他才知道,不是他见识太少,而是徐先生是大齐闻名的美男子,他的审美标准也因此被拔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