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杜晴若心里却有另一番想法:大齐的重工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,然而像这种民生用品的化工产业却没见到太大的起色,想来朝廷没有太把心思放在这些小东西上。若是有机会,可以由民间牵头出资建立工坊来支持研发生产。杜家有创办工坊的经验,而且联姻的胡家也是实力雄厚,两家完全可以合作,招贤纳士建立自己的化工坊,到时候产品还可以流通南北方市场,甚至是建立品牌。

    有了盘算,杜晴若觉得自己的内心安定了不少,她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,现在总算找到点苗头。不过她也不着急,没有人会听一个小姑娘的看法,况且她还要多做些准备。

    这次上京,除了二叔二婶这对小夫妻,来的竟然还有四叔杜启贤。听说三姑姑杜曼琼也要跟着来,不过杜老夫人最近在给她相看婚事,所以就不让她出门。杜曼琼还为此跟母亲闹了好几天别扭。

    杜启贤是个腼腆的少年郎,与公主府的徐敬之年纪相仿,只是他对自己的大哥略微有些敬畏。

    皆因他与姐姐是龙凤胎,而曼琼又是杜家三代以来唯一的女孩,自然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,杜启贤更多时候是由大哥带着的。杜家三兄弟里面杜启明最像舅舅,信守君子之道,因此他从小就被大哥管束着。他不如大哥那般会读书又是个算学天才,也不像二哥那样能言会道会讨父母欢心,而孪生姐姐更是全家都宠着的娇宝贝,他只有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。

    杜启贤自小就对色彩十分敏感。杜家有着自己的丝织纺,蚕丝需要经过着色处理,才能织出繁复绚丽的丝绸。因此,他自小就喜欢去工坊看师傅们怎么用染料给丝线上色。进学以来,他对诗书算学都不感兴趣,唯独醉心画画。

    杜启贤尤善工笔,他对色彩和线条的把握几乎是天生的直觉,他还曾经给家中的丝绸坊创造了不少花样,就连府上的所有女眷都要向他讨要一副绣样。

    之前有提及过,杜晴若的小舅舅也是江南有名的少年画家。小曾舅舅擅长写意山水,更追求画作的神韵。杜曾两家联姻,二位少年一见如故,互为知音。艺术家的灵魂都是相通的,他们常常会交流作画心得,互赠作品,当然偶尔也会一争高下。

    杜启贤这番跟着哥嫂上京是来采风的。他自幼长在江城,见得最多的是江南风物。二哥回家后绘声绘色地给家人描述了京城的风土人情,让他心生向往。他也给两位侄女侄子带来了礼物,是自己亲笔所画的小像,还是他们离开江南时的幼小模样呢。

    杜晴若接过四叔的画,心想,“这也算我在这里的第一张相片了。”然后,杜启贤又拿出一幅画卷,说:“这是明达托我捎来的。”明达就是小曾舅舅。

    画轴缓缓展开,是一幅磅礴的山水画,描绘的是曾家所在的崇州风光。曾慧云看了甚是欣喜,这分明是弟弟托人带来给她慰藉思乡之情的。

    杜四叔在京城暂住下来了,他跟着二哥二嫂住在外城的宅子中,平日里除了喜欢去城外采风,就是躲在家中作画。自从他也被邀请到灵山山庄小住以后,灵感一发不可收拾,一连几日都不曾踏出房门。他还给舅舅家的每个人画了画像,就连长公主也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杜晴若现在连美术课也安排上了,她的课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。早上起来,先读《诗三百》,熟读且背诵,这是她娘要考的。然后,要做爹爹安排的算术题,这个是她最轻松的科目,还得感谢现代天/朝的基础教育。之后张嬷嬷又要跟她讲解礼仪,她也逐渐跟她娘出门交际,小姐们的交往也是有门道的。午饭前,她还要读几本自己喜欢的科学书或游记。

    午睡后,又开始了最磨人的书法课,她已经把她娘的字帖临摹完,她爹又给她请来了徐舅公的字帖。要是让外头人知道徐大人的墨宝竟然是给一个小姑娘拿来练字,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羡慕嫉妒恨,听说她娘还准备找她外公给她写字帖呢。

    现在四叔来了,又多了一门作画的功课。曾慧云自己也开始教她一些作画的基本功,不过后来就有点力不从心,因为她又怀孕了!